練包膠啞鈴的量按各人情況決定,以20歲左右的青年為例,一般每日練三次,每次三組左右,一組二十到三十個為宜。....
練包膠啞鈴的量按各人情況決定,以20歲左右的青年為例,一般每日練三次,每次三組左右,一組二十到三十個為宜。
練包膠啞鈴貴在持之以恒,此外還要注意重量不能太輕,否則容易把肌肉“練死”,也就是限制肌肉以后的繼續發育,在適當的時候還應該加量。
練包膠啞鈴不應只采取一種姿勢,常見姿勢是練二頭肌,擴胸運動練胸肌,在頭后拉伸可以練背闊肌。個人以為然后一種姿勢比較實用,終究扛重物、拋擲物體(如打籃球)時,背闊肌起后大作用,是給你提供“勁”的部位。
初學者如何正確練習包膠啞鈴:
1、初級包膠啞鈴鍛煉方法:漸進性超負荷法則、多組練習法則、迷亂莫測法則、孤立鍛煉法則。
2、中級包膠啞鈴鍛煉方法:優先訓練法則、金字塔法則、分部練習法則、大量充血法則、組法則、復合組法則、綜合練習法則、周期法則、靜力緊張法則。
3、優良包膠啞鈴鍛煉方法:"欺騙"法則、三合組法則、巨型組合法則、先期疲勞法則、休息---停歇法則、頂峰收縮法則。包膠啞鈴鍛煉方法就是一套用包膠啞鈴器械完成的健身方法。它能達到瘦人增肌、胖人減脂以及塑型的目的,不同的健身階段以及健身目的,包膠啞鈴的鍛煉方法也有所不同。
包膠啞鈴鍛煉組數與次數:
1、在6—8次范圍內達到限度次數。多于8次,身體其它部位將進入有氧運動狀態;如果少于6次,說明輔助肌已參與了運動,而主肌還沒有全部疲勞。
2、多組數:無論哪個身體部位都需要一組接一組練到神經突觸發不出沖動為止。如果你輕信了訓練過度的說法,肯定達不到這個要求。所謂訓練過度,不過是些懦夫為掩飾自己的無能而編造出來的借口。沖擊式鍛煉不光要做到20組以上,還要把每組都做到限次數。算組數時不要把熱身組計算在內,盡管它們是需要的。
3、訓練的多樣性。要經常變化訓練的組數與次數,以及動作的安排,以打破身體的適應,獲得肌肉的突破性增長。
中老年人練包膠啞鈴應怎么練習呢?
1、輕度彎腰:主要練下背部、臀大肌和股二頭肌。雙手各持包膠啞鈴垂于體前,兩腳自然開立,與肩同寬,腰背挺直,身體前屈,抬頭,直到上體約與地面平行。然后下背肌收縮用力使上體還原。
2、舉包膠啞鈴:主要練肱二頭肌。直立,雙手持包膠啞鈴垂于體側,掌心相對,兩肘靠身體兩側。以肘關節為支點,向上舉包膠啞鈴,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,舉至高點,稍停,然后還原。
3、弓步、向后伸臂:主要練肱三頭肌。俯身,兩腳前后開立呈弓步,一手扶前膝穩定身體。另一手持包膠啞鈴,上臂緊貼體側,用力向后上方伸臂至與地面平行,稍停,再緩慢還原。重復5次后,換另一側鍛煉。
老人用包膠啞鈴進行力量鍛煉,要遵循兩個原則:起先要適度,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包膠啞鈴重量,可選擇擇2—3公斤左右的包膠啞鈴,適應后可逐漸增加重量;其次,應循序漸進,每日練30分鐘,每周至少兩次。此外,鍛煉前要充足熱身,以減少損傷幾率。呼吸要緩慢而有節奏,不要憋氣,動作不要過分用力。運動后的放松也很重要,這有利于肌肉向長線條、流線型發展。剛做包膠啞鈴操,肌肉和關節可能會有點疼痛,因此運動后要注意休息。